wagang狮子

文史qq群:324474473

初唐宫廷诗人与五律的定型

可以关注、点赞、推荐、粮票支持一下


诗风的转变是初唐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。唐初三十年,活跃在贞观诗坛上的多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前朝遗老或开国重臣。如虞世南、魏征等,主张文学必须有益于政教,提出对“贵于清绮”的南朝诗风和“重乎气质”的北朝诗风应该“各去所短,合其两长。”(魏征《隋书·文学传序》)反对浮艳余风,比起南朝的宫体诗,诗风虽有了净化,但由于这些宫廷重臣视野不出宫廷、台阁,把诗歌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,写的多是奉和应制之作,虽然在声律辞藻方面日趋精妙,但在风格趣味上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。歌功颂德,点缀升平,言志说教,拟古、咏物之作充斥诗坛,那种以情韵取胜的典型唐音还没有出现。

贞观后期,诗坛上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。他长于五言诗,存诗多是奉和应诏之作,内容可取者甚少,但其诗“绮错婉媚”,朝野一时效法成风,称为上官体。上官仪把齐梁以来诗歌创作上的对仗手法加以程式化,提出六对、八对之说,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,对于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,他的作品里,有不少对偶精妙,写景传神的佳句,如“鹊飞山月曙,蝉噪野风秋。”(《入朝洛堤步月》)但他过分追求形式的倾向导致“争构纤微,竞为雕刻”(杨炯《王勃集序》)绮靡文风的继续盛行。

武后时,宫廷诗人沈佺期、宋之问以善写应制诗而深得赏识,并称“沈宋”。沈、宋的主要贡献在于完成律诗的体制和扩大律诗的影响。沈、宋在前代诗律发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,“回忌声病,约句准篇”(《新唐书》),使五律定型化。“五言至沈、宋,始可称律”(王世贞《艺苑》)。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了五七言近体诗的形式规范,诗集中不仅有不少出色的五律,也有相当成熟的七律。元稹在《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》中说:“沈、宋之流,研炼精切,稳顺声势,谓之为律诗。由是而后,文变之体极焉。”这是律诗之名首见文献。自齐永明以来两百多年,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化过程终于完成。这在诗歌史上有重要的意义。

与沈、宋约略同时的宫廷诗人还有号称“文章四友”的李峤、崔融、苏味道、杜审言。其中杜审言最有诗才,他的诗,句律精严而笔力雄健,颇为时人及后人推重。如他的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一诗,被后人誉为“初唐五言律第一”(明胡应麟《诗薮》)。

初唐宫廷诗人虽然在诗歌形式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,但由于宫廷诗人生活面比较狭窄,他们的创作主要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,虽偶有佳作,但其总体风貌,却是在华美的形式中呈现出情调上的苍白平庸,缺乏慷慨之气和壮志豪情,因此,使诗歌摆脱宫廷的羁縻,面向广阔的生活,诗风的彻底变革只能由那些身处社会中下层的诗人来承担。


想聊历史,可进QQ群:324474473

评论

热度(20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